1. <ruby id="2nt17"><table id="2nt17"></table></ruby><listing id="2nt17"><thead id="2nt17"></thead></listing>
    <ruby id="2nt17"><table id="2nt17"></table></ruby>
    <strong id="2nt17"></strong>
    <li id="2nt17"></li>

        1. 中國電動車,「嚇壞」歐洲政客

          摘要

          即便歐盟出臺反補貼,也難擋中國電動車攻勢,只是給歐洲車企一點喘息時間。

          ?近日,歐盟委員會發布緊急通知,計劃對從中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進行海關登記。

          這是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的一部分。如果最終調查確定中國電車接受了不公平補貼,歐盟可能會對這些進口車輛征收追溯性關稅。

          這一政策引起了歐洲和中國的廣泛關注。中國歐盟商會對此表示失望,并指出中國電動車進口增加反映了歐洲對電動汽車的需求增長。

          奔馳汽車首席執行官首席執行官康林松(Ola Källenius)表示,中國想向歐洲出口電動車是「競爭的自然發展」。長期而言,競爭加劇有助歐洲車廠生產出更好的車。他反對提高進口關稅,認為保護主義是「走上錯誤道路」。此前,寶馬、大眾等德國汽車制造商認為,歐盟的調查和加征關稅會損害他們的利益。

          那么,為什么歐盟要進行這樣的海關登記?如果最后加征額外關稅成為可能,中國車企將如何應對?

          中國汽車殺向歐洲

          在此次公布的法規文件中,歐盟委員會表示,他們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中國電動汽車獲得了補貼,自去年 10 月歐盟正式啟動調查以來,中國電動汽車對歐盟的出口同比增長了 14%。

          2023 年德國慕尼黑車展,比亞迪站臺 | 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
          歐盟委員會表示,通過「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大量進口」,來自中國的出口構成了「危急情況」。

          去年,中國品牌在歐洲銷售超過 35 萬輛轎車和 SUV,主要是電動汽車。其中,從 2023 年 10 月到 2024 年 1 月的進口量為 17.78 萬輛,與調查期(2022 年 10 月到 2023 年 9 月)相比,月均進口量增加 11%,與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 月相比,月均進口量增加 14%。

          歐盟委員會稱,如果在調查結束前中國的進口繼續以這種加速度增長,歐盟生產商可能會遭受難以彌補的損失。

          然而,從數據上來看,中國對歐洲的新能源汽車出口開始走弱。

         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,2023 年 11 月,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歐洲出口量下滑明顯,法國的單月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同比減少 73%,西班牙則下降了 72%。

          這一現象的背后有幾個原因:首先,德國、英國、荷蘭等歐洲國家近期宣布收緊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。尤其是德國去年 12 月提前一年終止了電動汽車補貼計劃,原計劃到 2024 年年底實施。對于此舉,德國財政部發言人強調稱,德國政府「由于資金不足而別無選擇」。

         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去年 8 月,歐盟發布了新的《電池與廢電池法規》。這一法規與 2006 年版相比,主要是對電池全生命周期進行了統一監管,包括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。其核心監管內容涵蓋了碳足跡和回收利用等方面,這意味著對車企進入歐洲市場的門檻有了大幅提高。

          其實,從 2023 年年初開始,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貿易保護的苗頭隱隱約約顯現:

          • 2023 年 6 月法國擬推動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;

          • 2023 年 9 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;

          • 2023 年 10 月 4 日,歐盟發布公報正式啟動對中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;

          • 10 月 25 日,歐盟委員會宣布,通過抽樣選取方式確定了比亞迪、上汽集團和吉利作為反補貼調查的目標企業;

          • 2024 年 3 月歐盟計劃對中電車進行海關登記。

          根據調查流程,歐盟將在 2024 年 7 月公布是否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臨時關稅,并在 10 至 11 月公布最終調查結果。

          在歐洲銷量最好的中國汽車——名爵 MG 4 | 圖片來源:名爵官方微博

          雖然距離結果公布還有幾個月時間,但從目前的外界反饋來看,歐盟加征額外關稅的可能性越來越大。瑞銀在一份報告中表示,歐盟委員會尚未透露對中國進口商品可能征收多少關稅,但任何決定必須權衡遭到報復的可能性。

          目前中國轎車和 SUV 的進入歐盟地區關稅為 10%。

          在此次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調查中,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歐盟并沒有同時啟動反傾銷調查,而是專注于反補貼調查。這點很關鍵,因為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是兩種不同的稅收。在過去的經驗中,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的調查結果顯示,反補貼稅通常要比反傾銷稅低得多。

          中國車如何「本地化」?

          目前,歐美等成熟市場雖然銷量大,但面臨著越來越大的貿易保護主義壓力。除了歐盟,美國最近以國家安全為由,對來自中國的智能網聯車輛發起了調查。

          據報道,一些美國參議員甚至提出,將基本關稅稅率從目前的 2.5% 提高到 100% 的提案,這意味著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可能從目前的 27.5% 增至 125%。法案還提出,要對中國車企在墨西哥組裝后輸美的汽車征收 100% 的關稅。

          這種情況并非新鮮事。隨著中國汽車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,國際貿易中的保護主義勢力必然會做出反應。對歐美政府來說,汽車行業關系著大量的就業和選票,例如歐洲有 1400 萬人直接或間接從事汽車制造業,占歐盟就業人口的 6.1%。

          回想 40 年前的日本,也曾遭遇類似局面。上世紀 80 年代,美國整車廠以及失業的汽車工人對日系車進行了抵制,甚至掀起了一系列抗議活動。

          為了減少貿易摩擦的影響,日本車企采取了在海外市場投資的策略,盡可能在當地設立生產基地。特別是在 1985 年簽署的《廣場協議》后,日本加大了在市場所在國進行投資生產的力度。

          據日本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,從 2007 年開始,日本車企海外產量已超過國內產量。

          中國車企也在朝著相似的方向發展。2023 年底,比亞迪發布信息稱,從匈牙利政府獲得數十億歐元的投資后,計劃在匈牙利建設其歐洲首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。這也是中國車企在歐洲建設的首個乘用車生產基地。除了比亞迪之外,上汽名爵、長安汽車、長城汽車等也都在籌劃歐洲建廠,一些品牌已經啟動選址工作。

          2023 年德國慕尼黑車展,蔚來 ET7 | 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
          除了傳統車企外,造車新勢力也在積極行動。蔚來在匈牙利的歐洲能源工廠已經于 2023 年 9 月投入運營,而哪吒汽車也在考慮在歐洲建廠;零跑汽車與 Stellantis 合作,利用后者的經銷商渠道銷售零跑汽車,預計 2024 年第三季度開始在歐洲交付。

          然而,中國車企在歐洲進行本地化投資,預計要到 2025 年后才能實現產品的批量生產,短期內很難改變歐洲汽車出口的現狀。

          與此同時,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也在「出?!?。比如,寧德時代等動力電池廠商已宣布在德國、西班牙等國建立生產基地。另外,特斯拉宣布在墨西哥新萊昂州建廠,而特斯拉的中國合作伙伴也在考慮在墨西哥建廠或已經有所布局。

          面對日益盛行的貿易保護主義,如何讓汽車產業真正實現全球化成為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。這意味著中國車企需要從單一的整車出口模式轉變為多種模式,包括在海外建廠生產、收購海外品牌,甚至將整個中國品牌推向國際市場。

          出海,一直不容易,未來也許會更難一些。但是對于中國車企來說,出海已經不是一個選擇,而是一個必然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最新文章

          極客公園

          用極客視角,追蹤你不可錯過的科技圈.

          極客之選

          新鮮、有趣的硬件產品,第一時間為你呈現。

          張鵬科技商業觀察

          聊科技,談商業。

        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,美女禁区a级全片免费观看,一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下载,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

          1. <ruby id="2nt17"><table id="2nt17"></table></ruby><listing id="2nt17"><thead id="2nt17"></thead></listing>
            <ruby id="2nt17"><table id="2nt17"></table></ruby>
            <strong id="2nt17"></strong>
            <li id="2nt17"></li>